盜竊犯會偷需要的東西,例如看到新發行的遊戲機,想擁有,就把它偷去,看到名牌包,想擁有,就偷了去,最普遍的是偷金錢了。
也標誌著價值數十億元的網路犯罪生態系已然成形。隨著景氣復甦,人們又重新開車上路)需求。
多重來源已確認本次勒贖軟體綁架是由一個稱為「DarkSide」的網路犯罪集團所為。5月7日遭駭客攻擊後,管線停擺至今。2020年春天,美國最大的軟體供應商「SolarWinds」(上千個政府部門與大型知名企業皆使用其產品或服務)發布的軟體更新內容中,便暗藏(據稱由)俄國對外情報局(Foreign Intelligence Service)主導的惡意程式,目的被認為是竊取重要情報資料。一間位於倫敦的網路安全公司「數位之影」(Digital Shadows)指出,「DarkSide」的運作方式就像在經營一間企業:他們開發用來加密並竊取資訊的軟體,接著招攬利用軟體從事不法行為的「會員」,再向其收取一定比例的贖金做為報酬。但夏馬警告,這些和管線能輸送的量相比,不過是杯水車薪。
駭客們威脅,如果不付贖金,他們就會公開散布這些資訊。各類組織投入大把資源,只專注在偵測惡意程式上,好像這樣就能解決所有問題。廖志豪知道躲不過了,乖乖告訴我一年前在學校偷東西的情況,當中果然跟厭食有關係。
我說:「這些巧克力之類,偷了之後會吃嗎?」 「有時吃,有時不吃。除了第一支筆,他並不特別需要擁有這些東西,他只想偷。對於變胖或體重增加有強烈的恐懼感,這一點反映在廖志豪害怕變胖就得不到父親的關心這面。況且,之前在學校偷竊之後,父親不許我跟旁人提及,他說是家醜。
暴食發作的時候,會迅速把食物吃掉。廖志豪的「進食障礙」,在「神經性厭食症」和「神經性暴食症」之間不斷循環,他對此感到焦慮、煩惱這些憂鬱症狀。
以上四點,都符合廖志豪暴食的時候的行為。「可是,你看精神病醫生的時間,是在二○○七年二月,當時你有偷食物的症狀,為什麼沒有告訴醫生?」廖志豪聽到我一問,呆了半响,說:「沒有」自此之後,他就開始不斷偷同學的東西。除了第一支筆,他並不特別需要擁有這些東西,他只想偷。
家醜不可外揚,身為社會名流,父親的想法雖然可以理解,而一般人也難以將偷竊跟厭食症連結在一起,可是至少偷食物跟進食障礙有關係,他沒有告訴醫生偷食物,醫生不會知道他的問題嚴重到什麼地步。對於變胖或體重增加有強烈的恐懼感,這一點反映在廖志豪害怕變胖就得不到父親的關心這面。在便利店偷巧克力力、冰棒、礦泉水。厭食與偷竊、偷吃的關係 「被學校揭發之後,還有繼續偷竊嗎?」我繼續問下去。
盜竊犯會偷需要的東西,例如看到新發行的遊戲機,想擁有,就把它偷去,看到名牌包,想擁有,就偷了去,最普遍的是偷金錢了。在偷筆的一刻,我感到非常害怕,但成功後意外地感受到無比的快感。
可是矛盾地,他不帶足夠的金錢,便不能夠買想吃的東西,所以只好去偷竊。一直維持了三個月,直到校方發現才停止。
他說如果想吃偷回來的食物,會馬上吃光,接著又開始催吐、跑步,周而復始。但為什麼要偷其他東西?除了從偷東西得到快感以抒解壓力之外,有一個情況是向人求救,希望有人幫他們。偷竊,是一種求救訊號 最後,回到父親帶廖志豪去看精神科醫生一事。其實,不少有厭食症或進食障礙的人,都有偷食物的行為。」 果然,廖志豪沒有告訴那位精神科醫生有關偷東西的事。一再出現不當的補償行為以避免體重增加:如禁食、催吐、過度運動、使用瀉劑、利尿劑、灌腸等。
他是社會名流之子,為什麼要偷男裝襯衫? 「其實,我不知道,只是想偷而已。」廖志豪說得好像很有希望似的。
二是「神經性暴食症」,患者會在四下無人時瘋狂的吃下許多食物,接著心理產生罪惡感而去催吐,或服瀉藥,以緩解心中的罪惡感。換句話說,厭食發作的時候,不會吃偷來的東西。
聽到這裡,大致都明白原因:廖志豪發現了偷東西可以抒解厭食症引起的憂鬱心情,於是重覆的去做。他說自己對偷什麼沒有標準,只是看到有人放著,便會去偷那件物品。
這部分連警察都不知道,但只向我坦白:「每當我不開心,我就想去偷東西,我覺得偷東西才得到快樂。但廖志豪偷襯衫,是因為他覺得偷了之後會感到高興,他需要這份感覺來釋放壓力。因為憂鬱而偷東西,跟普通的盜竊是不一樣的。他被控於二○○七年十二月五日,在某衣服連鎖店偷一件男裝襯衫。
對自己的體型、體重有不正確的知覺,即明明很瘦仍覺得自己太胖,廖志豪也明顯覺得自己「有瘦下去的空間」。廖志豪的「進食障礙」,在「神經性厭食症」和「神經性暴食症」之間不斷循環,他對此感到焦慮、煩惱這些憂鬱症狀。
當時學校希望給廖志豪一個機會,所以沒有報警。」廖志豪知道瞞不了我,於是把實情說出來。
他們這樣做有兩個原因︰第一,是因為他們很想吃,但又覺得自己不能吃,因此偷了便當自己吃了。」 我發現,他這次是偷吃的。
生理方面,神經性厭食症導致的長期營養不良的症狀,也已十分明顯了,而且對情緒的影響,也引發了憂鬱症。當發現體重稍微上升一點,就會覺得自己很沒,「因為又開始發胖了……」在鬱悶的時候,他回憶起在偷竊中獲得的喜悅,覺得那種感覺很棒,可以掩蓋了減肥失敗的懊惱,於是他又再次偷竊起來。「這些中文課本、直笛等,你不需要的,為什麼要偷?」他說,自從暴飲暴食之後,他的心情更差。「二○○六年九月,剛開學,我看到一位同學,有一支很有趣的筆,我很想擁有,就突然起了偷竊的念頭,就把那支筆偷走了。
其臨床診斷準則如下: 每週至少有兩次無法控制的暴食,在短時間(兩小時內)吃下常人無法吃下的份量,且暴食當下對吃食行為有失控感。「吃了醫生的藥物後,我的心情確實變好了。
第二,因為暴食的人要吃很多,他們可能不夠錢買想吃的所有東西,因此便會偷食物。文:何美怡 「精神異常」的臨床診斷準則 廖志豪患的是「進食障礙」(Eating Disorder),意思是會影響病人的生理與心理的異常進食習慣的精神病,大致可分為六種,其中廖志豪患的有兩種:一是「神經性厭食症」,意指因為過分擔心身體過重,而約束進食量。
我說:「這些巧克力之類,偷了之後會吃嗎?」 「有時吃,有時不吃。廖志豪補充說,自己為了不吃太多,因此不會帶太多金錢出門。